昨日,北京市財政局公布今年前4個月本市財政收支情況。北京青年報記者注意到,2020年1月至4月,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1977.4億元,下降12.3%;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完成2679.5億元,其中與疫情防控保障相關及支持企業發展的部分支出領域保持較快增長。

據市財政局分析,從主要稅種完成情況看,個人所得稅完成221.3億元,增長12.1%,增幅較上月回落4個百分點,主要原因是4月當月產生個人所得稅匯算退稅。增值稅完成583.1億元,下降23.7%,降幅較上月擴大2.2個百分點,主要是上年增值稅降率政策翹尾、今年階段性減免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的減收影響有所擴大。企業所得稅完成391.9億元,下降19.4%,降幅較上月收窄1.3個百分點,主要是去年同期高基數逐步消化。

在財政支出方面,2020年1月至4月,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完成了2679.5億元,下降2.4%,完成年度預算的38.1%,超時間進度4.8個百分點。

從主要支出科目來看,與疫情防控保障相關及支持企業發展的部分支出領域保持較快增長,其中:衛生健康支出199.8億元,增長12.8%;社會保障與就業支出527.7億元,增長23.2%;科學技術支出256.1億元,增長11.3%;資源勘探信息等支出54.7億元,增長22.5%。

但是,受疫情影響相關活動取消或延后影響,部分領域則支出偏緩:教育支出289.7億元,下降19.5%;文化旅游體育與傳媒支出53億元,下降1.1%;城鄉社區支出397.1億元,下降6.7%。

據悉,今年為了加大對疫情防控工作的資金支持力度,北京向財政部和國家發展改革委申請約14億元亞投行緊急貸款。該貸款已于4月份正式獲批,用于支持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應急物資、設備購置,以及提升市級醫院、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等應對疫情防控的能力建設。

在財政收支整體趨緊的態勢下,今年各部門堅決落實政府過“緊日子”要求,在年初按3%壓減一般性支出、10%壓減非剛性和非重點支出的基礎上,進一步壓減非急需、非重點支出,取消不必要支出,對于受疫情影響不再執行的會議、培訓、差旅等公用經費,減免的行政事業單位社保繳費,預計無法執行或可暫緩實施的項目經費,及時收回財政,騰挪出來的資金優先用于支持疫情防控和企業復工復產。

“除疫情防控需要外,從嚴控制新增項目支出,原則上不再追加當年預算。確需當年安排的支出一般通過部門內部項目之間調劑解決。”市財政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對于受疫情影響根據項目進度可以延后安排的項目,在相關財政政策不變的前提下,相應延后資金安排,將其暫時調整用于疫情防控和支持企業復工復產政策的落實,后續根據項目實施進度再予以安排,確保項目實施進度與資金撥付時序有效銜接。(記者 林艷)

關鍵詞: 北京市財政收入